中国特产供求网中国特产供求网

中国特产供求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特色美食,旅游景点,旅游攻略,全国特产礼品识

古蔺丫杈猪

古蔺丫杈猪的基本介绍丫杈猪(Yachapig)因原产于四川泸州古蔺县观文镇的小地名丫杈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四川泸州的古蔺县、叙永县和宜宾的兴文县、珙县等,其中心产区为泸州古蔺县观文镇、白泥乡、椒元乡三个乡镇。杈猪体型较大,头较轻,嘴较长,额面...

古蔺丫杈猪的基本介绍

丫杈猪(Yachapig)因原产于四川泸州古蔺县观文镇的小地名丫杈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四川泸州的古蔺县、叙永县和宜宾的兴文县、珙县等,其中心产区为泸州古蔺县观文镇、白泥乡、椒元乡三个乡镇。

杈猪体型较大,头较轻,嘴较长,额面皱纹少。体躯较窄,背腰平直,腹大、不拖地,臀部较倾斜。四肢结实。

“丫杈猪”,因观文镇的小地名丫杈而得名,丫杈猪除具备国内地方猪种的优良特质外,还有体型大而清秀、背腰平直、单背脊,腹大不拖地、成长快、肉质鲜嫩等显著特征,作为泸州地方优良资源品种,已列入四川品种资源保护目录。2021年5月“古蔺丫杈猪”在商标分类第29、31类上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意味着“古蔺丫杈猪”正式通过国家常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商品特征

1.外貌特点 丫杈猪体型较大,头较轻,嘴较长,额面皱纹少。体躯较窄,背腰平直,腹大、不拖地,臀部较倾斜。四肢结实。当地群众描述丫杈猪的体型外貌“单瘠夹扁一面锣、通花全黑毫杆嘴,钢鬃鱼尾耳根厚,稀毛薄皮琵琶腿,方额铁脚笋壳脸,身直腰硬前后平”。丫杈猪全身被毛黑色,部分猪的额部、肢端、尾部有白毛,在当地又叫“通花猪”。周身被毛较密,鬃毛粗长,皮肤灰白色。母猪乳头6~7对.母件强。

2.体重和体尺2006年对20头后备母猪和第三胎怀孕1月龄的30头成年母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定,丫杈猪成年母猪体重超越150kg,是较大型的猪种。它和盆周山地猪的另一个要紧类群青裕猪的体型差别较大。

历史民俗

据古蔺县志记载,丫杈猪在清初由移民带人。据考证,该品种猪是江西、湖广移民进入四川时带入进步起来的,在该县已有300多年饲养历史。

1976年经云贵川三省猪种资源调查,将四川盆地周围山地的丫杈、黔江、青峪、碑庙、太和、巴中和南江等地饲养的猪,命名为“盆周山地猪”,载入《四川家畜禽品种志》。

产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气候较为寒冷,群海量靠养猪积肥,喜食肉脂。在养猪生产中,一般在架子猪阶段喂给很多的青绿野生饲料,育肥末期集中用含能量较多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催肥,从而渐渐形成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沉脂力强、含腹脂较多的猪种。

获奖荣誉

2012年,观文镇被四川科技厅和省畜牧食品局认定为四川十二五育种攻关基地—优质风味猪配套系选育基地。

2010年成功申请了“蔺乡丫杈”商标注册,2012年被评为泸州知名商标。

2010年由中国农科院与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牵头组成的专家组,对丫杈猪的遗传品质、基因构成、品种优化前景进行了评判,给出了高分。

2012年,丫杈猪被列入中国畜商品资源猪类重点保护品种,进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特产供求网 » 古蔺丫杈猪:https://www.wzhile.com/news/202503/06/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