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供求网中国特产供求网

中国特产供求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特色美食,旅游景点,旅游攻略,全国特产礼品识

天津冬菜

天津冬菜的基本介绍天津冬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久负盛名。是把大白菜切成碎块加工炮制成的一种佐餐调味品,既可用来冲汤,又可配合炒制各种菜肴,是厨房中的常备品。天津冬菜的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静海县南部区域,该区域也是天津冬菜的发源地。商品特征天津...

天津冬菜的基本介绍

天津冬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久负盛名。是把大白菜切成碎块加工炮制成的一种佐餐调味品,既可用来冲汤,又可配合炒制各种菜肴,是厨房中的常备品。天津冬菜的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静海县南部区域,该区域也是天津冬菜的发源地。

商品特征

天津冬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家用和赠友都相宜。天津冬菜按其配料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加工过程,加入约20%大蒜泥,俗称“荤冬菜”;另一种是不需要大蒜泥,加入花椒等辅料而制成的冬菜,俗称“素冬菜”。

历史民俗

天津制作冬菜始于清代,盛于民初,来自于沧州,兴于静海。据传在1401—1425年(明永乐年间),静海县城以南30余里的运河西岸纪庄子村,一个常姓船户偶尔将白菜放入鱼篓中用盐腌渍,腌好后白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他受其启发,后来就很多制作供应,销路非常畅,让人们称为“纪庄子冬菜”。这便是天津冬菜的雏形。后来有沧州的酱菜师傅迁到静海,对纪庄子冬菜加以改进,并配制出“什锦小菜”,销势更旺。

此后纪庄子左近各村冬菜作坊猛涨。
1736—1795年(清乾隆年间),静海县沿运河两岸陈官屯、纪庄子一带以常氏家族为主的几家冬菜作坊,借鉴天津酱菜园五香酱菜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冬菜加工工艺,做出的冬菜味道更佳,并更耐存放,渐渐形成独特的酱菜品种。乾隆后期,陈官屯、纪庄子一带的冬菜已成为广受喜欢的风味食品并开始出口,被叫做陈官屯冬菜或静海冬菜。

民国初期,纪庄子村常氏后裔常富源创建“庆昌德酱坊”,主营冬菜。
1927年(民国十六年),酱坊改名为“山泉涌”,并在天津西北角关家糖坊胡同设立经营机构,批发兼零售,又在三园村建起仓库贮存材料和成品。所产冬菜名为“人马牌”,正式注册。同年,在香港设庄,向东南亚一带出口冬菜,广受青睐。此后,陈官屯、纪庄子一带的冬菜名声大噪,天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客商纷纷到此开设作坊,制作、经营冬菜,静海冬菜进入产销黄金年代。

做法

天津冬菜使用天津特产的大白菜为主要材料,加入食盐及大蒜泥,经自然发酵腌渍而成。加工过程,大白菜收成后先要晾晒,去一下水份,然后剥去老叶、切根(净菜过程),将菜切成约1~1.5cm见方小块,置苇席上晾晒,天天翻动2~3次,一般经晾晒、脱水约一周时间即成“菜胚”。

将菜胚入缸,加入约16%食盐(食盐要先经加工炒熟)混匀盐渍,天天翻菜一次,至盐全部溶解(大约3天时间)。

取腌后的菜胚,按18~20%的比率加入大蒜泥,搅拌均匀,装入坛内,边装边用木杵捣实,层层压紧,大坛装满后,撒一层封口盐,密封坛口,放置室内,在常温下进行自然发酵、后熟而成。

天津冬菜的品尝食用方法

可用它制做特殊风味的佳肴,比如,“冬菜扣肉”、“冬菜鸭子”等,天津人喜食的早餐“云吞”更不能离开“天津冬菜”作为它的调味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特产供求网 » 天津冬菜:https://www.wzhile.com/news/202507/27/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