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杂割牛杂割是西北穆斯林的一种传统的早餐食品。牛羊杂割,据考证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有关于穆斯林做杂割的记载。河州人制作杂割办法非常精致,具备特殊风味,遭到大家的好评。使用的杂割,需要是当天宰的牛的头、蹄、肚和心肺等,隔了夜的就不容易洗... 敦煌杂割牛杂割是西北穆斯林的一种传统的早餐食品。牛羊杂割,据考证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有关于穆斯林做杂割的记载。河州人制作杂割办法非常精致,具备特殊风味,遭到大家的好评。使用的杂割,需要是当天宰的牛的头、蹄、肚和心肺等,隔了夜的就不容易洗净。洗杂割要用流水,经过严格的燎、刮、烫、漂、洗等工序后,即用猛火煮20分钟左右,把汤全部倒出,然后加开水,下调料,用文火炖煮。调料多为草果、黑(白)胡椒、食盐、花椒,与少量姜片等。当炖到筋骨自然掉落时,肉也就烂了,然后把杂割捞出锅,放在案板上。汤中加上牛油和味精,即可食用。每碗割几片杂割,浇上杂割汤,有些泡麻花,有些泡锅盔。可谓物美价廉,十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