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星云湖初次引进银鱼。每逢星云湖涨水,银鱼也随水流入了抚仙湖。到1986年,从星云湖随水流入抚仙湖的银鱼达数十吨,而此时抗浪鱼的产量为350吨至400吨。1987年,在抚仙湖沿岸的明星、禄充等地,渔民们还可用鱼钩钓起抗浪鱼。但渔民们...

1982年星云湖初次引进银鱼。每逢星云湖涨水,银鱼也随水流入了抚仙湖。到1986年,从星云湖随水流入抚仙湖的银鱼达数十吨,而此时抗浪鱼的产量为350吨至400吨。1987年,在抚仙湖沿岸的明星、禄充等地,渔民们还可用鱼钩钓起抗浪鱼。但渔民们发现,抗浪鱼个体变大、变瘦了。这是(抗浪鱼与银鱼)角逐的结果。张培清说。 它们是怎么样角逐的呢?张培清总结多年的察看和研究经验后觉得,虽同食浮游动物,但与抗浪鱼相比,银鱼成长周期较短,个体较小,在食物、存活空间等的角逐中占据优势。举例来讲,一对雌雄银鱼,雌鱼怀卵2000粒,产出约1500粒,而可以受精的大约有1000粒,最后存活下来300尾左右。银鱼的生命周期为一年,如此看来,一对雌雄银鱼一年就可繁殖约300尾。 一般而言,雌银鱼一年产两次卵,春天繁殖,秋天成熟,次年春天再产一次卵后死亡。在抚仙湖,一年四季都可打捞起2厘米左右的银鱼幼体,说明它们一年四季都在繁殖,其数目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相比,抗浪鱼成长2到3年才成熟,从捕获的情形看,其寿命在5年以上。 面对银鱼的入侵,抗浪鱼奋起抗争。 当年,原抚仙湖管理总站的科技职员曾在抗浪鱼的肚子里发现银鱼的残体。张培清说,饥不择食啊!他觉得这说明外来鱼种和当地鱼种之间的生境角逐激烈而残酷。面对数目快速增长的银鱼对其生境的挤压,本来以浮游动物为食的抗浪鱼不能不改变食性。抗浪鱼抗争的结果,是两种鱼产生分化,各占一个山头,抗浪鱼躲到了深水区,银鱼则到水表层饵料配方丰富的区域,或者双方错开猎食的时间,防止了正面交锋。同时 ,抗浪鱼和银鱼在食物上也产生分化,分别摄食较大和较小的浮游动物。至此,双方的角逐有了肯定的缓和。 据统计,1989年至1991年的三年间,抚仙湖内抗浪鱼的数目稳定在250吨左右,而银鱼数目则达600吨至800吨,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后来的失衡,人为原因是重要原因。张培清说。 张培清说的人为原因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当年机织小丝网和大拖网的用法,大网捕小鱼,小网捕大鱼,在捕捞银鱼的同时,也捕走了产卵的抗浪鱼及幼鱼;二是在湖泊开发过程中导致的害处,如修建沿湖公路时,填埋了澄江立昌、华宁海关等地的抗浪鱼产 卵的鱼洞,而浅水区建筑占据了幼鱼索饵的场合;三是人的活动(排污)污染了抗浪鱼产卵的水体,对于怕脏不怕羞的抗浪鱼来讲,其繁殖遭到威胁。 据调查,早在6年前,抚仙湖抗浪鱼年产量仅0.9吨。现在,要想从抚仙湖里捕捞起抗浪鱼来已难上加难,而银鱼每年的产量则达1500吨至2000吨。 抚仙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商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特产供求网 »
抚仙湖银鱼:https://www.wzhile.com/news/202501/1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