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溪金银花的基本介绍蕨溪金银花,是四川宜宾宜宾县蕨溪镇的**特产,该品产值高、适应能力强,拥有好的医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蕨溪人创收的主要作物之一。宜宾县蕨溪镇有悠久的种植金银花历史,该镇从1990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金银花,集中分布在万寿、正化...

蕨溪金银花的基本介绍
蕨溪金银花,是四川宜宾宜宾县蕨溪镇的**特产,该品产值高、适应能力强,拥有好的医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蕨溪人创收的主要作物之一。
宜宾县蕨溪镇有悠久的种植金银花历史,该镇从1990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金银花,集中分布在万寿、正化、石坪、聚和及后坝村,种植农户有3000余户。蕨溪金银花于2001年获得**无公害商品证书。现在该镇种有7个金银花品种,种植面积约7000亩,总产约400吨。依据当地*新规划,蕨溪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将达10000亩以上、年产值1500万元。
金银花又名双花、忍冬花、鸳鸯花、二宝花,是一种藤本植物,可盆栽,是国内古老而常见的药物,其原植物为忍冬,医用部位主要为花蕾和初开的花,其藤茎也可医用(为忍冬藤)。金银花始载于《神农**经》,列为上品,味甘性寒,具备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疗呼吸道感染、时尚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大叶性肺炎、细菌成人两性疾病、痈疖脓肿、丹毒、外伤感染与子宫糜烂等。
营养成分
忍冬花性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对细菌性痢疾和各种化脓成人两性疾病都有效。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金银花露”是金银花用蒸馏法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及水溶性溜出物,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儿胎毒、疮疖、发热口渴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茎藤称“忍冬藤”,也供医用。据报道,金银花的有效成份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这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不只取决于植物的类型,而且可能在非常大程度上受气候、土壤等生态、地理条件与物候期的影响。
商品特征
花蕾为佳,混入开放的花或梗叶杂质者水平较逊。花蕾以肥大、色青白、握之干净者为佳。5, 6月间采收,择晴天早晨露水刚干时摘取花蕾,置于芦席、石棚或场上雄开晾晒或通风阴干,以1-2天内晒干为好。晒花时切勿翻动,不然花色变黑而减少水平,至九成干,拣去枝叶杂质即可。忌在烈日下曝晒。阴天可微火烘干,但花色较暗,不如晒干或阴干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