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供求网中国特产供求网

中国特产供求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特色美食,旅游景点,旅游攻略,全国特产礼品识

远安鹿苑茶

远安鹿苑茶的基本介绍鹿苑茶是黄茶中的又一佳品。以产地鹿苑寺而得名。此茶属黄茶类,远安黄茶属黄茶种类,外形似针状的茶叶,叶底嫩黄匀整、纯净,系国内黄茶之珍品。悠久的茶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精巧的制作工艺,孕育了远安黄茶的独特品质:色泽金黄...

远安鹿苑茶的基本介绍

鹿苑茶是黄茶中的又一佳品。以产地鹿苑寺而得名。此茶属黄茶类,远安黄茶属黄茶种类,外形似针状的茶叶,叶底嫩黄匀整、纯净,系国内黄茶之珍品。悠久的茶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精巧的制作工艺,孕育了远安黄茶的独特品质:色泽金黄,白毫满披,条索环状;汤色绿黄明亮,香气神异且持久清香,嘬之生津,滋味醇厚甘凉绵长,其性不寒不燥,品质独特,四季宜饮,作为传统历史文化名茶,在茶界盛名已久。它在全国33种名茶中,占据第30位。

鹿苑茶于每年清明前数日至谷雨间采茶,标准为一芽、1、二叶,需要鲜叶细嫩、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经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和炒干等工序。其中闷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质的要紧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6小时,促其色泽黄变。

鹿苑茶系国内黄茶之珍品,除去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外,在鲜叶采摘、干茶制作上需要极严、极细、极精。鲜叶采摘要细嫩、新鲜、匀齐、纯净,采摘时间在清明节前后十五天,采摘标准是一叶一心,不带鱼叶、老叶、幼果。鹿苑茶的制作工艺大概分为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炒干等五大环节。

鹿苑茶制作技艺,以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为主要地区,现在已传播到鹿苑寺周围红岩、高楼、董家村、龙泉村、石桥坪村等6个村。远安的种茶制茶历史久远,而鹿苑茶则是当地茶农长期劳动智慧的结晶。鹿苑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迄今至少有770多年。

商品特征

手工制作的鹿苑茶,色香味形均独具特点。以外形感官审评,其条索环状,俗称环子脚,清香扑鼻,沁人心脾,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开汤审评,其汤色黄绿、滋味醇厚,满口清香,回甘无穷,可口可心。

历史民俗

鹿苑茶产于远安县西北群山之中,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据县志记载,起初不过为寺僧在寺侧栽培,产量甚微;当地村民见茶香味浓,争相引种,渐渐扩大栽培范围。鹿苑寺的石碑上还刻有清代高僧金田于光绪九年(1883)来鹿苑寺讲法时,赞赏鹿苑茶的诗文:“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薰,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请代光绪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制作好的鹿苑茶风格十分独特,它外形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呈环状,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在80年代初商业部的一系列评优,鹿苑茶榜榜有名。可是,进入90年,至少在北方城市鹿苑茶其名不彰。这可能主如果由于产量有限,致使外地人只知其名,难闻其香。

获奖荣誉

1982年、1986年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1986年获中国名茶称号;

1990年通过全国名茶复评;

1991年获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文化名茶”奖,同年获全国名茶品质认证;

1995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远安鹿苑茶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远安鹿苑茶的品尝食用方法

冲泡鹿苑茶,第一杯当倒掉,喝第二杯、第三杯时,其香味即沁入心脾。另外,如用正宗紫砂茶具冲泡鹿苑毛尖,品时啜会更得其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特产供求网 » 远安鹿苑茶:https://www.wzhile.com/news/202501/1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