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贾理的基本介绍贾理,苗语叫“jaxlil”。在苗语语境中,“贾理”是汉语“哲理”、“真理”、“道理”、“法理”等语义项的综合。贾经、贾例、贾理、贾师、贾仪等等这类定义,既说明了贾理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彩纷呈,又体现苗族文化遗产的博...

苗族贾理的基本介绍
贾理,苗语叫“jaxlil”。在苗语语境中,“贾理”是汉语“哲理”、“真理”、“道理”、“法理”等语义项的综合。贾经、贾例、贾理、贾师、贾仪等等这类定义,既说明了贾理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彩纷呈,又体现苗族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它集苗族古时候文学、史学、哲学、法学、语言学、民俗学、自然科学、巫学等于一身,是苗族古时候社会的“百科全书”、“圣经”、“法典”,贾理具备哲学宗教、法理精神和人伦道德三者一体同构的文化特点,贾理是苗族最神圣的精神文化0典。
2008年6月,贵州黔东南申报的苗族贾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内容
贾理
贾理,广泛时尚于苗语黔东方言区,是历史上,苗族以议榔(栽岩)立法、理老司法、鼓社执法来维护苗族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形成的古规古理。
贾理,苗语叫“jaxlil”。在苗语语境中,“贾理”是汉语“哲理”、“真理”、“道理”、“法理”等语义项的综合。可以说,贾理具备哲学宗教、法理精神和人伦道德三者一体同构的文化特点,贾理是苗族最神圣的精神文化大法典。
贾理文化,是贾理法典和贾理仪式与整个贾理社会生态的文明综合体。当提及贾理文化时,总是是对整个贾理文化空间的泛指。贾经、贾例、贾理、贾师、贾仪等等这类定义,既说明了贾理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彩纷呈,又体现苗族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苗族贾理文化,主要传承于贵州的黔东南、黔南和广西桂北苗族区域。
贾经
贾经——贾理文化空间中为苗族社会公认的世代传承的贾理经文。贾经包含传统口传文体“贾”的所有经典文本,这种经典文本过去过去汉译为“佳”、“理词”、“理辞”、“古理古词”等,还包含虽然不叫“贾”,但与其文体、内容和结构相同的“理歌”、“议榔古经”、神判用的“祭祀古经”(含部分涉及贾例的“祭鼓经”)。艺术上,贾经一般讲究调韵和谐,工整对仗,不讲空泛道理,而是由一个或数个贾例典故构成。“贾经”是苗族社会的传统文化精英——贾理长老学会的古时候经典,而非世俗普通苗族民众中普及的“百科全书”。
贾例
贾例——贾理的经典案例及事例。苗族贾例在清代被中央王朝法统认同后被叫做“苗例”。《大清律例》规定:苗疆区域“其所有苗人与苗人自相争讼之事,俱照苗例归结,不必绳以官法”。贾经说,“延续则成千古理,传承乃成万古规”,可见贾例是大家世世代代传承的贾理典故。过去,贾师在叙述某一经典贾理事例时,常常如此做开场白:“贾例古时已兴起,贾例古时早形成。叙个贾例大伙听,诵个贾例众人明。”一个单一的完整贾例,其结构包含起语、典故、警语、结语四个部分构成。这也是贾理典籍最基本的文体特征。
传承意义
在苗族传统社会里,榔社组织依据《贾理》议榔立法、理老依据《贾理》司法、寨老或鼓藏头依据《贾理》主持公共事务和执法、巫师依据《贾理》主持祭祀和祈禳,在社会管理范围,《贾理》俨若苗族的宪法,具备至高无上的权威。
各地《贾理》内容各异,但都从开天辟地、运金运银、铸造日月、射日月、请日月,卵生万物鬼灵和人类始祖说起,继之以人类始祖与雷公斗法,致使洪水淹没大地。洪水消退后,兄妹无奈成亲,人类得以繁育,接着是人口重压或民族纷争,苗族先民大迁徙……与各支系分迁各地。这类关于苗族族源命的史话传闻既是族群认可的依据,也是《贾理》赖以产生和传承的下来的基础。
《苗族贾理》记忆苗族的历史文化,是民间文学,其内涵又远远超越于民间文学范畴,是一部口传古籍经典巨著,是苗族古时候文学、史学、哲学、法学、语言学、民俗学、巫学、自然科学等的综合集成,被叫做苗族古时候社会的“百科全书”、“圣经”和“法典”,反映出古时候苗族人民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
历史民俗
贵州丹寨县兴仁镇台辰村的苗族村民借助冬天农闲时间,聚集在一块学习苗族传统文化“贾理”。
“贾理”被叫做苗族古时候社会的“百科全书”,是苗族口传心授的一种传统文化,是苗族先辈留给后人最为要紧和深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文学、史学、哲学、法学、民俗学、自然科学、巫学、语言学的综合集成。它几乎汇集了苗族民间文学的所有艺术手法,是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一枝极品。
2007年,苗族口头经典“贾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