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寺豆瓣的基本介绍临江寺豆瓣是四川资阳地方特产,历史悠久,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直至今已传承近300年。临江寺豆瓣使用当地的良种蚕豆和芝麻为主料,并配以食盐、花椒、胡椒、白糖、金钩、火肘、鸡松、鱼松、香油、红曲、辣酱、麻酱、甜酱与多种香料精工...

临江寺豆瓣的基本介绍
临江寺豆瓣是四川资阳地方特产,历史悠久,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直至今已传承近300年。临江寺豆瓣使用当地的良种蚕豆和芝麻为主料,并配以食盐、花椒、胡椒、白糖、金 钩、火肘、鸡松、鱼松、香油、红曲、辣酱、麻酱、甜酱与多种香料精工酿制而成。加工时要经过蚕豆脱壳、浸泡、接种、制曲、撒盐水等多道工序,再入池发酵近一年。 最后,经消毒,与各种辅料按比率进行配制,方可成为成品豆瓣酱。临江寺豆瓣有香油豆瓣、金钩豆瓣、火肘豆瓣、红油豆瓣、鱼松豆瓣等30多个品种。
临江寺辖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稻、麦、葫豆、辣椒(俗称二荆条)、大豆、芝麻等农副商品。古今厂址皆在原址,状如箕形,开口是东面,正对面相距约60米是滔滔沱江水。南、北、西面皆是山峦,且树木繁盛,林草丰茂,而中间厂区却平坦开阔。因为开口处东面太阳升起到西边落下,恰又避过了南北山峦树木的遮蔽,故日照特别充足。临江寺豆瓣有“日晒夜露、下雨加盖”的制作特征,日晒是使之吸收阳光照射,使其发酵变得柔和化渣;夜露是散去霉气增加酱香味,下雨加盖是预防生水浸入,产生杂霉及“生花”。所以,这种传统工艺的制作特征在独特的地理特点下,它的优势愈加得天独厚。
商品特征
临江寺豆瓣酱呈棕褐色,油润有光泽,酱香浓郁,柔和化渣,咸淡可口,无异味。因为使用千年古井水进行生料制曲,商品瓣粒成型、柔和化渣;通过独特的日晒夜露进行发酵,致使商品具备独特的酱脂香气;再辅以甜酱、麻酱、芝麻等多种辅料精心配制而成。商品香气自然醇和、入口味鲜回甜、佐餐咸淡可口。
历史民俗
早在1642年左右,当明朝的社稷已处在风雨飘摇中时,在蜀中一隅的蒙刺寺(坐落于今雁江区临江镇),日子清淡的和尚们在击鼓颂经之余,在庙里掘了两口深井。当和尚们用滴滴汗珠换来两股清澈的甘泉时,他们当然哪个也不可能料到,就从这两口井里,居然会升起一个泽被后世的品牌。
1729年,江西籍人士聂志兴入川在临江安家,一直在临江与简阳一带贩卖豆瓣、酱油,以此养家糊口。在偶然听到唐代古井“神水”传闻后,聂志兴便有了买下古井地盘欲用“神水”自酿豆瓣、酱油。
1737年,聂志兴经多方打听探寻,终于找到了古井所在地,将它买下,虽没了当年的寺庙遗迹,但还是找到两口已被乱石填满的枯井。
此时恰逢乾隆御厨陈兴友告老还乡,聂志兴喜出望外,携其子聂守荣登门向陈兴友求教想请其出山,陈因年事已高初并没答应,聂志兴不死心,遂派聂守荣每天上门为其砍柴、扫地、担水长达半年,陈兴友感其诚意,遂将宫廷八宝豆瓣的制作偏方传与聂守荣,并辅佐聂守荣兴办酱园“义兴荣”。
1738年,临江寺第一家酱园“义兴荣”诞生。“义兴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商品渐渐走红,成为成渝古道驰名的土特产。
聂守荣创办酱园的兴盛,使临江寺附近酱园渐渐增多。进入19世纪,聂氏后代分家立业,先后分为义兴祥、义兴福和义兴荣三家,其中义兴荣1930年更名为中兴祥,在聂季烈主管时期十分兴盛,被叫做“豆瓣世家”。伴随聂家酱园的兴盛,先后有朱国才的“国泰长酱园”、朱必柏“柏记国泰新”等大大小小的酱园数十家相互角逐。
1939年朱聂两家成立酱园业主同业公会。
1951年4月5日,私营酱园成立新兴酱菜合营社;
1953年,更名为临江寺酱菜联营社;
1954年,更名为资阳县供销社土产经理部酱菜加工厂;
1956年,内江公署决定将它改为代省上加工的国营企业,商品标注为“临江寺”商标;
1959年9月,更名为“国营四川资阳县临江寺豆瓣厂”;
1995年,更名为“四川资阳临江寺豆瓣公司”;
1999年,临江寺豆瓣生产经营渐渐陷入困境。为扩大生产,当时的国营厂长下令推倒了临江寺豆瓣起源处的聂氏酱园四合院,用于摆设豆瓣晒缸。就在这年夏季,四合院背后一棵200余年的双生古树遭雷击劈掉了一半,砸掉了近百缸豆瓣,剩下的一枝也渐渐开始枯萎。
2002年1月,张安先生承债式回收了临江寺豆瓣公司后,着手厂区生产环境进行全方位清理。正筹备清除这颗已经枯萎的古树时,发现它又开始长出了新芽。顿时,豆瓣公司所有职员欢欣激励。经张安董事长大刀阔斧改革,企业的生产经营非常快走上了正轨。从此该树又真正枯木逢春,枝繁叶茂,收获了临江寺豆瓣的一道风景和一个传奇故事。
获奖荣誉
“临江寺豆瓣”是资阳著名的四川特产,曾遭到朱德、邓小平等先辈的好评。
“临江寺”系列商品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商品保护”注册、“绿色食品”认证、“乌兰巴托国际食品节”金奖、“中国名优商品”、“四川名牌”、“四川著名商标”。
2022年2月,“临江寺豆瓣传统工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临江寺豆瓣的临江寺豆瓣赋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占先。万千美味珍肴,首推临江豆瓣。红油口磨花仁,金钩鸡松火肘,品种花样繁多,真乃群芳吐艳。色泽红润,咸淡可口香浓郁;瓣粒成型,微辣回甜味悠长。坐享举箸思豆瓣,膳厨精烹有临江。三百年悠久历史,老字号独此一家。乾隆御厨陈兴友,秘献宫廷八宝;尽承真传聂守荣,独酿川渝珍肴。伽叶菩提仙井,千年神水芬芳。毓秀沱江皆特点,钟灵宝地此独灿。商贾车水马龙,仙味誉满人间。达官贵人争相购,一般百姓亦口福。民国张群省主席,专买豆瓣孝爸爸妈妈;开国贺龙大元帅,入川首享豆瓣香。1日三餐皆豆瓣,最是朱德委员长。伟人小平来成都,指名豆瓣在临江。中南海年年敬送,美日韩岁岁出口。资阳在巨变,临江换新颜。豆瓣溢香,味在心田。远播国外,近驰中原。秘笈传承,自有张安。华夏明珠璀璨,资阳唯此豆瓣。真味起于人心,美名自会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