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供求网中国特产供求网

中国特产供求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特色美食,旅游景点,旅游攻略,全国特产礼品识

洱海弓鱼

肉嫩味美的弓鱼,是洱海独有些特产。弓鱼?不象弓,由于它能以嘴衔尾成串的象弓一样跃出水面,故名弓鱼。它籽多、刺少、苦胆小、味道美,每尾约2-5市两重,因而当地卖弓鱼一般不需要秤称,4条就是一斤。弓鱼特别喜欢清水激流,每当阴历5、六间把籽儿产在...

  肉嫩味美的弓鱼,是洱海独有些特产。 弓鱼?不象弓,由于它能以嘴衔尾成串的象弓一样跃出水面,故名弓鱼。它籽多、刺少、苦胆小、味道美,每尾约2-5市两重,因而当地卖弓鱼一般不需要秤称,4条就是一斤。弓鱼特别喜欢清水激流,每当阴历5、六间把籽儿产在水底的沙土上。成活后的小鱼,也喜欢在激流中成长,所以弓鱼肉特别鲜美。清代诗人师范曾为它写下嫩腹含琼膏,圆背媚春酒的赞美诗句。当地的白族群众管它叫洱海花,买者甚多。外出时还总是烹制加工,随身携带,作下酒的菜肴,因而留下弓鱼走四方的佳话。

  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大理洱海,是云南横断山脉中容水量最大、水质清澈的淡水湖泊。自然资源丰富,仅鱼类就有10多种之多,其中最有知名度的是弓鱼。    弓鱼又称工鱼,因跳跃时形似弓,故得名。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弓鱼其色如银,形体呈圆背长条状,无鳞少骨,成鱼每条重2两一3两;肉质细嫩,食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古书图书集成禽虫典》记载弓鱼:出洱海,如鲦而鳞细,长不盈尺。《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工鱼,一作公或弓。鱼似鲦而鳞细,长不满尺,肉细刺少,子腴美,可腌食。弓鱼的丰产期在春天桃花盛开时,食法以清汤加青蚕豆米与鱼共煮,这种烹调办法菜名桃花鱼。清代大理学者师范写的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说的就是春食弓鱼的盛事。     历史上洱海弓鱼产量极多,60年代还用汽车把腌制好的成吨弓鱼,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转运省外,或西出缅甸销往东南亚国家。
70年代后,因洱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弓鱼产量急剧降低,现已非常难吃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已采取手段,拓展保护、管理、科研等工作,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的繁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特产供求网 » 洱海弓鱼:https://www.wzhile.com/news/202504/15/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