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泥螺的基本介绍丹东泥螺,学名吐铁。鸭绿江入海口的特产,在海滩有淤泥的地方成长。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偏豆。虽然个体小,名声却非常大。自古国内民间就有吃泥螺的习惯,特别是江浙沪闽沿海一带的民众,把它作为海味珍品,而且加...

丹东泥螺的基本介绍
丹东泥螺,学名吐铁。鸭绿江入海口的特产,在海滩有淤泥的地方成长。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偏豆。虽然个体小,名声却非常大。自古国内民间就有吃泥螺的习惯,特别是江浙沪闽沿海一带的民众,把它作为海味珍品,而且加工、食法讲究。
营养成分
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泥螺营养丰富,又具肯定医药用途。据《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间还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做法。
商品特征
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水平最好,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且无菌,味道也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阴历3月时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其鲜美,经腌渍加工的糟醉泥螺味道鲜美,清香脆嫩,丰腴可口。现在伴随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饮食的口味也在不断地变化,泥螺已跻身宾馆宴席,成为“八珍冷盘”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走俏海内外市场。
做法
泥螺大都经腌制后食用。新捕到的泥螺用海水洗净,放入容器内,加盐后迅速搅拌,静置若干时候,待泥螺死亡后,去掉水份,再加盐,加酒若干,将容器口封住,经一星期将来,即可食用,异香扑鼻。只须不开封,久储不坏,味极鲜脆香美。古人有诗赞道:次第春糟土冰储,舟移万瓮入姑胥。安期写罢神仙簏,酒墨都成蝌蚪书。新鲜泥螺可以放汤。煮前先用食用,肉粒变小而色褐,其味鲜不亚于牡蛎汤。